4月24日,“海上生明月,九天攬星河”,2025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暨2025年中國航天大會開幕式在上海市舉行。

開幕式上為獎勵為中國航天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團隊和科技工作者頒發了2024年度中國航天基金會獎。我校張艷寧教授榮獲2024年度中國航天基金會“錢學森杰出貢獻獎”。

張艷寧,女,教授,國家級領軍人才,曾獲全國創新爭先獎、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和寶鋼優秀教師等多個榮譽稱號。擔任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和中國體視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計算機學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空間環境探測動態視覺計算理論、技術研究和裝備研制,并與航天、航空等方面的國家重大需求相結合,主持研制一系列空間環境探測、黃河環境監測等信息處理系統,并成功完成了產業化應用。先后承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重點項目等40余項國家級項目。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50余項,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國防技術發明一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據了解,中國航天基金會獎是面向航天領域的社會組織科技獎勵,旨在獎勵為航天事業作出突出貢獻、取得創新成就的科學技術工作者和團隊,每年評選一次。2024年度評選中,18人獲得“錢學森杰出貢獻獎”,3個團隊獲得“錢學森創新團隊獎”,148人獲得“航天貢獻獎”。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strong>十年前首個“中國航天日”之際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描述“航天夢”。十年礪劍,星河作證,西工大人將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精神朝著建設航天強國的目標奮勇前行,讓我們期待中國航天創造更多奇跡!
(文字:楊佳琪、張亞男、潘子祺;審核:李春科、馬西平)